上次騎錯路而沒找到的初音自行車道,這次總算是騎完了,這條自行車道應該算是吉安鄉內最美的一條,
更囧的是,原來初音自行車道的入口就在外婆家後面不遠處,小時侯還蠻常去的,只是現在變太多了,差點認不出來。
這裡不是起點喔,這裡就是上次轉錯方向而沒接到路,這條路就在蓮城蓮花廣場前面。
騎到這裡就快到初英生態公園了,這條路開始的景色就開始變美了。
沿著路騎,就可以來到初英生態公園,這裡整理規劃的很棒,可以散步,也可以騎車,
以後應該也是攝影或拍生態的好地方,未來應該會放魚苗吧,現在好像都什麼都沒有。
生態公園的盡頭就是初音自行車道,而且蠻短的,騎到底才發現我騎的方向是反的。
從這裡進去才是初音自行車道的入口,外面就是南華村的吉安路六段。
這張就是在初音自行車道上拍的,因為旁邊就是花蓮種畜繁殖場,這一大片草地配上藍天白雲真的是美呆了~
不過在自行車道和柵欄中間是條大水溝,水流很急要特別小心。
沿著原路騎回去,可以在原來轉進初音生態公園處再直行。
沿著這條大水溝走就可以接到吉安水圳生態步道,沿路造設的木橋應該是用檜木吧,
騎過去都可以聞到檜木的香氣。
當天的天氣還不錯,也讓我發現地上怎麼會閃閃發亮,仔細一看,這些道路上還夾雜著碎玻璃塊。
別擔心,這些都是處理過的,不會刮傷人或輪胎的,據說加了碎玻璃好像可以增加磨擦力,
減少打滑的機率,在台北就蠻多道路都用這樣的施工法,一到晚上真的有夠閃亮的~
騎到這裡有個紅色的橋,這裡的階梯還有設計斜坡方便自行車牽移。
上了橋後先繼續直行,雖然左邊往橋的另一方也有路(這裡後面會解說)。
前方就可以看到吉安水圳生態步道了,水流真的是蠻湍急的。
看到路旁開著一些花朵,順便考考大家好了,你知道這是什麼的花嗎?(提示:冬天裡常吃的喔~)
解答:這個是茼蒿的花啦~就是吃火鍋常加的那個。請選取左方文字。
這裡就是吉安水圳生態步道,這還有個涼亭可供休息喔,如果有帶東西來飲食,別忘了把垃圾也帶走~
再進下騎,路開始變小了,而且看左方好像也有路可以騎,等等來找看看。
騎到盡頭時又要牽車了,這一段還蠻陡的,如果下坡想用騎的應該會翻車吧~
牽上來後就可以看到水利生態步道的地標。再往下走就可以接到往鯉魚潭的吉安路六段。
出口就是初英發電廠。
為何之前常會找不到初音自行車道呢,聽車友說只要往初英發電廠那條路騎進去就會到了,
所以路痴的我就一直沿著山下路的路標一直騎,以為山下路就是初音自行車道,
原來山下路是接到親山線自行車道啦,詳細可以參考單車樂活趣-吉安自行車道,鯉魚潭。
本來是計劃騎到鯉魚潭的,但感冒還沒好體力有差,加上要回診的時間快到了,所以又原路折返,
這裡就是剛剛吉安水圳生態步道的另一端,,一直騎到剛剛的涼亭前就沒路了,
要用牽的抬上去, 旁邊好像就是花蓮監獄的圍牆。
在涼亭的另一側是條OFF-ROAD,只是想體驗一下所以就走這裡看看。
騎到了盡頭出來後來就會接到剛剛那座紅色橋的另一端,這樣子剛好繞完一圈,
把初音自行車道和吉安水圳生態步道一次騎完。沿著這條路出去,又可以接到吉安路六段了。
還記得在初音自行車道看到的大草地吧,這裡就是草地的另一頭,不時還可以看到放牛吃草的景像。
沿路還可以看到許多芋頭田,吉安的芋頭可是好吃出了名的。
看到芋田邊的鮮綠水草和芋葉的倒影,這有趣的畫面,讓我忍不住停下來拍照。
回程的路上照慣例要找間早餐店來填飽肚子,就選了上次遇到公休的蛋餅王子的店。
這家的蛋餅皮是手工現桿的,口感當然是比較Q,先前會想來這家的原因是看到了菜單上有九層塔蛋餅耶~
把我喜歡的九層塔煎蛋和蛋餅結合在一起,而且九層塔還放得不少,真是好吃~
看到招牌還貼有報紙採訪的廣告,原來這裡的蘿蔔糕也是有名的,看到這也很好奇的叫了一份。
蘿蔔糕的蘿蔔味還蠻夠的,口感也不會太軟,個人還是比較偏愛芋頭糕啦,不過店家一般較少在賣啊~
地址:花蓮縣吉安鄉吉安路3段47號
電話:03-8534388
營業時間:早上06:00~中午12:00